11月7日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文章
《这五年,绿水青山更美丽》
文章提及,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总书记对华夏集团通过生态修复
促进文化旅游发展、带动周边村民
就业致富的做法给予肯定!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现在,我们的华夏生态文明馆、生态文明培训中心等工程正齐头并进。”在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华夏城景区,华夏文旅集团董事长夏春亭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这里的华夏集团生态修复项目。这个曾经满目疮痍的采石场,经过综合治理,到处鸟语花香。总书记沿着步行道实地察看治理区新貌,同村民亲切交谈,对华夏集团通过生态修复促进文化旅游发展、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致富的做法给予肯定。
“两年多来,我们始终铭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持续开展荒山治理、矿坑修复、植树造林工作。”65岁的夏春亭劲头十足。
生态修复保护,不但让周边群众享受到更加优美的环境,而且给他们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我们周边5个村进行了旧村改造,俺们都住上了新楼房,成立了新社区。我们的‘幸福指数’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环翠区嵩山街道向阳社区居民宋悦梅说。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绿色发展按下快进键,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威海华夏城入选第四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而在此前,威海华夏城因为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路径的突出表现,入选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愚公移山”式生态修复十几载
矿山变绿水青山
山水环抱,绿树葱茏,繁花锦簇,鸟语花香,走进华夏城生态修复项目时,没人能想到,十多年前,这里是一片满目疮痍。

▲威海华夏城鸟瞰图
自2003年起,十余年间,华夏文旅集团斥资44.3亿元,重点修复6036亩山林,共回填土石5692.67万立方米,修复矿坑44个,修建水塘35处、道路36条、隧道6条510米,栽植树木1127万棵,终于将矿坑废墟变成了绿水青山,又将绿水青山打造成了金山银山,从而成就了山清水秀、生机盎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中国生态环保第一城”。
▲威海华夏城生态修复现场




曾经的采石立面变成了九曲情人街,堆放碎石、废渣的山谷变成了龙湖,巨大矿坑变成了胶东民俗馆、威海华夏文旅大剧场……他们将这里打造成一座兼具中国传统文化韵味和浓郁胶东海洋风情的5A级景区。

威海华夏城:牢记使命,启动项目升级

